深交所發布新股定價倡議 敦促機構提高投價報告質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一帆劍指新股定價疑慮,監管又有新動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月25日,深交所發布公告稱,創業板發行規范委于24日召開年內第三次工作會議,并在會上發出了《關于共同維護發行秩序提高新股定價市場化水平的倡議》(以下簡稱“《倡議》”)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體內容上,《倡議》指出賣方機構(保薦承銷機構)應認真履職盡責,提高執業質量和專業能力,審慎合理定價。一是堅決履行“看門人”職責,堅持質量為先;二是提高投價報告質量,規范、客觀、審慎撰寫投價報告,反映上市公司真實質量水平;三是提升專業能力和市場化水平,合規靈活制定發行方案,鼓勵增加分析師路演環節、適當延長路演時間,加強與機構投資者溝通交流;四則是完善內控制度建設,強化風險防控,確保安全運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,值得關注的是便是投價報告的質量要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新股發行報告十分重要。它是新股定價的一個重要參考,很多申購機構都是依靠承銷商的研究報告來進行定價,因此質量要求很高?!鼻昂i_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記者表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投價報告通過對發行標的的全面分析,為網下投資者提供對發行標的的盈利預測與估值等分析內容,為網下投資者報價提供參考,體現了券商的一項核心能力――定價能力?!被涢_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告訴記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進一步表示:“證券公司中,研究所負責研判企業價值,投行幫助企業融資,研究所的對內服務應在各業務的獨立性不受干預的前提下進行,而投行業務的績效考核或也可以考慮研究的貢獻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統計數據顯示,包含預測定價上下限的投價報告在內,今年以來的45份科創板IPO報告中,有11家的最終發行價位于報價區間之內;8月24日至今的21份創業板注冊制IPO投價報告中,有14家的最終發行價位于報價區間之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反之也可以發現,市場中的確存在一部分新股投價報告價格高于發行定價的情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此,有觀點認為,其主要原因在于發行人和保薦人,以及買賣雙方之間的利益博弈。一方面,發行人和保薦項目組希望募集更多資金,希望盡可能拉高估值;另一方面,保薦機構多作為投資者參與跟投,估值也要適度讓利于投資者,估值結論通常取決于兩方話語權的權衡。實際報價中,由于有些機構報價較低,為對沖“打折風險”,賣方投價報告就要提高價格區間下限;而賣方投價報告的估值越高,買方機構殺價就會越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楊德龍看來,投價報告需要對上市公司有一個更加客觀的分析,包括對公司未來盈利的預測,對公司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值,并盡量反映其在市場里的真實價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具體來講,目前報告的獨立性、客觀性,以及質量控制均有待加強?!笨党缋毖?,“因內外的利益沖突,部分賣方研究員有‘重服務輕研究’心理,撰寫的報告距離客觀、真實仍有差距。而信息披露對于注冊制至關重要,一份客觀、詳實、全面的投資價值研究報告對投資者了解定價非常關鍵。投價報告應當遵守獨立、審慎、客觀的原則,資料來源應具有權威性,且無虛假記載、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去賣方機構外,《倡議》也對買方機構(網下投資者)提出了四點建議。創業板發行規范委表示,首先需要注意在詢價結束前切實防止報價信息泄漏,不打聽其他機構報價信息;其次是原則上不改報價,確需改價的,如實詳細填報改價原因;同時由專業團隊或人員覆蓋新股研究,關注發行人基本面,結合上市公司質量水平客觀理性報價;最后則是建立完善新股報價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流程,合規、有序參與新股發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深交所負責人也表示,將充分尊重和支持發行規范委作出的倡議,提高新股發行市場化水平,促進形成公平合理有效的發行定價機制,履行好一線監管職責,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采取自律監管措施,切實維護新股發行秩序,有效發揮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功能,引導各方共同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,推動形成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體,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鄭重聲明:此信息由網站程序爬蟲抓取或網友投稿而來,不保證信息的時間準確性和內容正確性,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為準,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系,我們會在48小時內進行人工處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午夜福利网亚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