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幕:企業貸款銀行貸前調查的6步驟
貸前調查是信貸流程中不可逾越的風控手段,會讓信貸經理對是否接單做出判斷,因此,直接關乎到企業審批結果的成敗。此時此刻,相信不少企業主心里在暗自敲鑼打鼓地關心道:貸前調查會有哪些環節呢?好了,話不多說,以下內容一起來看一下把。
1.資料核查:完整性、真實性和有效性是資料核查的主旋律。所謂完整性,毋庸置疑,任何一項申請材料的提交,都有其意義所在,是證明企業符合申請資質的佐證,所以每一項材料都不可或缺;而真實性,也就是圍繞企業法人身份、財務報表、銀行流水、營業執照、乃至貸款申請表上所填寫的內容等一系列材料做背景調查,核實材料是否有弄虛作假之嫌;而有效性,譬如說會核實企業營業執照、稅務登記證、組織機構代碼證、貸款卡等是否按規定辦理年檢手續等等。
2.客戶信譽及人品調查:要說了解信譽情況,銀行可不僅僅停留在通過征信系統,了解企業和企業主的信用記錄做表面功夫那么簡單,他還會將功課重點落在與客戶周邊人的交流上,譬如向上游企業問及客戶是否有拖欠賬款的行為,又或者將視線定格在員工身上,了解企業是否有拖欠員工工資的習慣。另外,由于征信系還反映出企業對外的擔保情況,或當下尚未償清的銀行債務,所以圍繞債務情況,評估資產負債率也是貸前調查不可繞過的一個點。
3.企業資產及經營狀況:通過查看企業資產負債率、流動比率、速動比率、應收賬款周轉率、所有者權益、收入、支出、利潤等財務指標的變化,分析企業經營成長曲線;對生產經營的產品質量、市場占有率及市場前景等進行了解,以便分析企業還款來源和還款計劃能否按部就班。
4.貸款用途:調查企業貸款用途是否真實合理,確保資金流向安全地帶,擔心企業打著生產經營的幌子,將資金挪作他用。為了徹底打消疑慮,有些銀行除了在貸后監督款項的使用外,更是在貸前做好了防范措施,將貸款資金支付給客戶的交易對象,而非企業賬戶。
5.調查企業高管及關聯公司情況,判斷是否影響還款能力。
6.抵質押物和擔保人的核實:對抵、質押物的變現能力、可變現價值、安全性等進行調查,確保其是借款人或第三人擁有或有權處分、無爭議的財產。另外,在貸款世界,有些企業是得擔保人者才得天下,既然擔保人如此重要,所以借款人所歷經過的調查程序,會毫無保留地在擔保人身上重復上演,以便把控風險,與此同時會重點核實擔保人的資質、資產實力和擔保意愿,并堅持雙人調查和面簽。
鄭重聲明:此信息由網站程序爬蟲抓取或網友投稿而來,不保證信息的時間準確性和內容正確性,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為準,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系,我們會在48小時內進行人工處理。